• 图书:28|
  • 记录:85|
  • 总访问量:321031|

9WY博客

欢迎您的访问
看见

看见

阅读周期:约 12

作者: 柴静

出版社: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

出版日期: 2013-1-1

每每看到动情处,总有些不敢再继续看下去
书籍简介

《看见》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,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,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。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,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,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,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,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,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。十年之间,非典、汶川地震、两会报道、北京奥运……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,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,而如华南虎照、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。在书中,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,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。一...

  • 简介
  • 目录
  • WY读书笔记

《看见》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,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,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。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,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,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,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,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,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。十年之间,非典、汶川地震、两会报道、北京奥运……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,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,而如华南虎照、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。在书中,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,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。一如既往,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,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,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,他人经受的,我必经受。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,是他们的生活,也是你和我的生活。

《看见》中,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,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,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,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,因为工作原因,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。他们是流淌的,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,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,摇摇欲坠,土崩瓦解。这种摇晃是危险的,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。

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、不断推翻、不断疑问、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,一个国家由人构成,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,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,就要如何报道自已。——柴静

作者简介

柴静,山西临汾人,19岁电台主持《夜色温柔》节目;22岁到北广学习电视编辑,并在湖南电视台主持《新青年》节目。现为中央电视台《新闻调查》主持人,曾出现在非典的第一线,矿难的真相调查,揭露一个个欲盖弥彰的谎言;她曾经故意在节目中反复询问王锡锌关于公款消费的数字,她曾经一人独面黑社会的威胁。2009年离开《新闻调查》,担任新闻频道《24小时》主播,新闻频道《面对面》主持人。2011年担任《看见》周末版主持人。

曾主持过的:《新闻调查》、《面对面》、《新闻1+1》、《24小时》

序言
十年前,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,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——这一句话,把我推到今天。 话很普通,只是一句常识,做起这份工作才发觉它何等不易,“人”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,被概念化,被无知和偏见遮蔽,被模式化,这些思维,就埋在无意识之下。无意识是如此之深,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,对自己也熟视无睹。 要想“……

第一章 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
二〇〇〇年,我接到一个电话。“我是陈虻。” 说完他意味深长地停顿了一下,可能是想给我一个发出仰慕尖叫的时间。 “谁?” “我,陈虻……没给你讲过课?” “你哪个单位的?” “嘎……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,找你合作个节目。” 我们在央视后面梅地亚酒店见了面。 我打量他……

第二章 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
二〇〇三年四月十七日,到“新闻调查”的第一天,晚上大概九点,我给制片人张洁打了一个电话:“我来报到。” 张洁说:“我们正在开关于非典的会。” 我说:“我想做。” 我已经憋了很长时间。之前几个月,“非典型肺炎”已被频繁讨论。最初,媒体都劝大家别慌,但到了四月,我家楼下卖……

第三章 双城的创伤
进“新闻调查”的第一天,有个小姑娘冲我乐。一只发卡斜在她脑门上,耳朵上戴四五个滴哩哩的耳环,挂着两条耳机线,走哪儿唱哪儿,一条短裙两条长腿,叽叽呱呱,你说一句她有一百句。 她二十三岁,痛恨自己的青春,尤其见不得自己的红嘴唇,总用白唇膏盖着,“这样比较有气质”。哦,这好办,我叫她老……

第四章 是对峙,不是对抗
二〇〇三年九月,张洁搞改革,“调查性报道”成为“新闻调查”的主体,以开掘内幕为特征,采访会很刚性,开会的时候他发愁:“柴静跟我一样,太善良了,做不了对抗性采访。” 老范接下茬:“都不见得吧?” “真的,她台上台下都是淑女。”一屋子人,只有老张见过我怯懦的时候。 “她?”天贺……

第五章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,像水溶于水中
六月的广东,下着神经质的雨,一下起来就像牛绳一样粗,野茫茫一片白。草树吸饱了水,长疯了,墨一样的浓绿肥叶子,地上蒸出裹脚的湿热,全是蛮暴之气。 我们在找阿文。 她是一个吸毒的女人,被捕后送去强制戒毒。戒毒所把她卖了,卖去卖淫。她逃出后向记者举报,记者向警察举报……

第六章 沉默在尖叫
我站在安华的家门口。院子里码放着几百只空酒瓶子,一半埋在肮脏的雪里,全是她丈夫留下的。 卧室三年没有人住了。大瓦房,窗户窄,焊着铁条,光进不来,要适应一会儿,才能看见裂了缝的水泥墙。绿色缎面的被子从出事后就没有动过,团成一团僵在床上。十几年间,这曾经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生活最隐秘……

第七章 山西,山西
海子有句诗,深得我心:“天空一无所有,为何给我安慰。” 我出生在一九七六年的山西。小孩儿上学,最怕迟到,窗纸稍有点青,就哭着起了床。奶奶拉着手把我送一程,穿过枣树、石榴和大槐树,绕过大狗,我穿着奶黄色棉猴,像胖胖一粒花生米,站在乌黑的门洞里,等学校开门。 怕黑,死盯着一天碎星星,……

第八章 我只是讨厌屈服
陈法庆正在解救一只倒挂在渔网上的麻雀。 他想解开网。母亲冲他喊:“不要放,放了又吃果子,挂在那儿还能吓吓别的。”一群村里的孩子,刚刚从地里挖野菜回来,手里拿着剪刀。不知怎么“呼啦”一下进了院子,都盯着那只麻雀。 领头那个个子最大,说“这个好吃”,伸手就去够。 老陈一着急,把网……

第九章 许多事情,是有人相信,才会存在
二〇〇六年二月底,我接到通知,迷迷糊糊去别的部门开会。 被惊着了,因为在“新闻联播”里要开一个有我名字的专栏,叫“柴静两会观察”。 在场有个叫汪汪的姑娘,倔下巴,一丛黑发又硬又直,大眼睛毒得很,在日记里记下一小段当时的情况,“柴静比想象中瘦小,像个初二女生。有……

第十章 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
二〇〇四年,我在福建农村采访拆迁。 围拢的农民越来越多,人多嘴杂听不太清,我索性站起身问:“你们当时同意这个拆迁方案吗?” “不同意!”居首一位农民说。接着大家纷纷喊起来:“不同意!不同意!” 我说:“不同意的人请举一下手。” 呼啦啦全部的人都把手举起来,老人家的手攥……

第十一章 只求了解与认识而已
二〇〇六年两会期间,网上有段视频热传,是一只猫被一个穿着高跟鞋的女人踩死的过程。 视频里,她脸上带着笑,照着它的眼睛踩下去。那只猫的爪子微微举起,无力地抓挠,直到被踩死。她踩的时候面对着一个摄像机,录下的视频被拿来在网上收费观看。 当时在忙两会,不及细看,路上听到出租车里电台主持人播报这件事,说:“……

第十二章 新旧之间没有怨讼 唯有真与伪是大敌
一天傍晚时分,史努比打来电话:“吃饭?” “行。”我说,“我请你,正打算下楼吃呢。” 他顺竿上:“不成,你做。” 我气笑:“凭什么呀,只有方便面。” “不行。” “那就下挂面。” “挂面成。” 朋友太老就是这样,连理都不讲。 只好去超市,买只鱼头、料酒、……

第十三章 事实就是如此
二〇〇七年,陕西农民周正龙称自己在一处山崖旁,拍到了野生华南虎,陕西省林业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展示这些老虎照片,宣布已灭绝二十年的华南虎再现。 外界质疑很多,一些人觉得照片上褐红色老虎太假,一动不动,两眼圆瞪,呆呆地顶着大叶子,不像真的,但也只是狐疑,没有定论。 我们开会,讨论做……

第十四章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
二〇〇八年五月十二日,汶川地震。 我在美国爱荷华州的一个小镇上,没有网络,没有电视信号,连报纸都得到三十公里远的州府去买,搞不清楚具体的情况。 打电话请示领导。张洁说:“别回来了,前两天调查拍的东西都废了,现在做不了专题,都是新闻。” 我发短信给老郝:“怎么着?” 她说:……

第十五章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
二十出头,在湖南卫视时,我采访黄永玉,问他的“人生哲学”是什么? 他说两个字:“寻常。” 我心想,这也叫哲学吗? “天上那么多高干子弟,七仙女为什么要下凡嫁董永?”他说,“因为她什么都有,只缺寻常。” 我听不懂。 北京奥运,我和摄像老王领了主新闻中心(MPC)的记者证……

第十六章 逻辑自泥土中剥离
进央视第一天陈虻问我:“你从湖南卫视来,你怎么看它现在这么火?” 我胡说八道了一气。 陈虻指指桌上:“这是什么?” “……烟?” “我把它放在一个医学家面前,我说请你给我写三千字。他说行,你等着吧,他肯定写尼古丁含量,几支烟的焦油就可以毒死一只小老鼠,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是……

第十七章 无能的力量
卢安克坐在草地上,七八个孩子滚在他怀里,打来打去。 我本能地拉住打人孩子的手:“不要这样。” “为什么不要这样?” 我就差点说“阿姨不喜欢这样”了,绷住这句话,我试图劝他们:“他会疼,会难受。” “他才不会。”他们“嘎嘎”地笑,那个被打的小孩也乐。 卢安克坐在小孩当中,不作声,……

第十八章 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
二〇一〇年年尾,一个案件的审理引起举国热议。陕西西安,一个叫张妙的女人在骑电动车时被汽车撞倒在地,驾车者拿随身携带的尖刀在她的胸腹部连刺六刀,导致张妙主动脉、上腔静脉破裂大出血死亡,杀人者是西安音乐学院钢琴专业大三学生药家鑫。 舆论分歧巨大,几乎每次朋友聚会都会讨论……

第十九章 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
从进台开始,发生争执时,陈虻总说:“你的问题就是总认为你是对的。” 我不吭气,心说,你才是呢。 他说:“你还总要在人际关系上占上风。” 咱俩谁啊?从小我就是弱势群体,受了气都憋着,天天被你欺负,哪儿有你说的这毛病? 我采访宋那年,他十六岁,在抑郁症治疗中心的晚会上参……

第二十章 陈虻不死
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十一点,我接到同事短信:“陈虻病危。” 去医院的车上,经过新兴桥,立交桥下灯和车的影子满地乱晃,我迷糊了,两三个月前刚见过,简直荒唐……不会,不行,我不接受。我不允许,就不会发生。 一进门,一走道的人,领导们都在,我心里一黑。 走到病房门口的时候,他们……

后记
三年前,我犹豫是否写这本书时,最大顾虑是一个记者在书里写这么多“我”是否不妥,六哥说不在于你写的是不是“我”,在于你写的是不是“人”。 这本书才得以开始。 当中数年我停停写写,种种不满和放弃他都了解,不宽慰,也不督促,只是了解这必然发生,我才有气力写下来。书稿完成后他承担了大量编辑工作,编辑时他曾说……

《看见》这本书是我在妈妈生病那段时间买的,白天忙着照顾妈妈,晚上等她睡着了,我就翻出这本书来看,每每看到动情处,总有些不敢再继续看下去——那是一种来自灵魂的触动。

柴静在这本书中的形象是活生生的,很少有一本人物自传能把自己写得有血有肉,言语落于纸端必有所削弱成分,而《看见》能达到这种程度,可想柴静本人是有多鲜活...

少女般的娇嗔、智者的灵性、感性女人的魅力,所有的一切都在吸引我不得不硬着头皮读下去,因为我在期待。

以上是感性的想法,这本书已经看完有一个多月了,是时候写点理性的笔记——

柴静固然是我所见到中国目前最好的记者,但这多半是因为她能不断地反躬自省,不求在体制内浑浑噩噩混一辈子。但真正从智识上来说,我对她有诸多不满。

柴静做新闻的大前提我就是反对的。她认为,只要理性沟通、亲身体验,就能同情地理解被采访者的处境。这个前提认为人性有一个共同的基础,在此基础上两个主体之间能够“同情地理解”。在理智,或说“自我”的层面上可能确实如此,但理智只是很浅层的一种操作。在采访恋足癖、同性恋、抑郁症这类可能由于童年创伤产生的心理问题时,这种“沟通”、“交流”、“设身处地”、“换位思考”的方法就无能为力。柴静怎么可能做到同情地理解一个恋足癖、同性恋和抑郁症患者呢?这时应该采取精神分析师的方法,和患者保持一定的距离(而不是认同患者),在患者的自我、他者、从自我指向他者的欲望,从这三者中找出患者的症结所在。但柴静不懂这个,因为她的知识里只有胡适的老三篇:容忍,独立,自由。

对李阳的采访就是个绝佳范例。李阳说他和Kim结婚只是为了“做个实验”,柴静这时只是说:“那小孩会觉得,我只是一个实验品”,李阳回答的理直气壮:“挺好啊,有好的实验品和不好的实验品啊,如果我们把他实验得很好。” 一个好问题应该是:“你崇拜毛主席么?”得到答案后就此打住。李阳自卑的童年、向强者投射的欲望,提供了一个教科书般的精神分析样本。但柴静不会分析,也不可能同情地理解李阳,她只知道“孩子是独立的个体”、“孩子应该是自由的”,所以在听到“实验说”之后,她只能吃惊地表示:“可那是一个生命啊!”这有什么奇怪?中国几十亿人在几十年里不都是生活在“实验”中吗?李阳的屌丝心理,不仅产生了他的家暴事件,也是微缩版的中国近代史。

在涉及制度问题的采访中,她也缺乏足够的政治、经济、历史知识,因此完全提供不了有价值的角度和信息。她多次采访征地的新闻,却没有对土地财政的缘由和性质做一个基本的说明(土地财政和分税制改革的关系?土地财政收入是不是预算外收入?),反倒是在一次采访中,由于采访对象闪转腾挪躲避问题,她在笔记本上记下“真是没有道德底线”(大意)。后来她有所长进,知道自己没文化,去采访了周其仁和陈锡文。

但积习难改,记吃不记打。在最新一期的《兰考弃儿》里,她先对主管民政的副县长说:“县里有2000万给某某中心盖大楼,却没钱修孤儿院。”然后问了个巨傻逼的问题:“您觉得这是一个钱的问题,还是一个意识的问题?”这问题的傻逼还傻逼在两方面:

1,这是种“逼问”,受访者在此条件下当然只能回答“这是个意识问题”,给受访者预设了唯一答案,因此问题没有实际意义,只能满足提问者的施虐快感;

2,提出这样的问题,柴静显然自己就认为县里设立孤儿院是个“意识问题”,政府提高意识就行了,跟解决随地吐痰似的。问题真正在于两种关系:政府和民间的关系;县级政府和上级政府的关系。这里面可以问的问题太多:政府现在是怎么看待NGO的,是仍然对NGO抱有抵触情绪,还是愿意小政府大社会?从经济上,政府、特别县级政府是不是有必要花一笔钱来办一个孤儿院?县级政府的priority是什么?在预算里、在工作上有多少是放在孤儿院的医疗、教育上(在教育支出首次达到GDP 4%目标的情况下,这当然不是意识问题,是政策导向如此)在设立公共项目时,县级政府要经过怎样的审批程序?钱从县级政府自己的预算里拿,还是上级给拨款?真正的信息在“how it works”,而不是“啊,不好意思,这次没意识到,下次一定注意!”

举一个好的例子。在讲到46年的土改时,秦晖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角度:土改并不只是执行我党的经济政策,同时也是一种战争动员的手段——你都把地主斗死了,国民党如果赢了你还怎么活?所以死了心的跟我们闹革命打老蒋吧!这解释了为什么,在土地集中程度并不严重的地方,土改依然进行的很惨烈。这种说法提供了土改的心理动机,而且也不是瞎猜,这种逼别人脏了双手、裹挟上船的举动,在之后又重复上演:九大前,毛对周说:“你想洁身自好, 对不起。我要让你在中央全会上做刘shao奇的历史问题审查报告。你干净不了。就算以后历史翻案,你也难逃后人的责备。”

总而言之,以柴静的知识结构,不足以撑起一个调查性新闻的节目。当然这都怪我,我就不该要求从她的节目里得出这么多信息来。

精彩书评